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四川绵阳:这份民生答卷写满“稳稳的幸福”

发布日期:2024-02-18 09:18文章来源: 目标绩效办(民生办)
字体:【    】 打印

 原标题:四川绵阳:这份民生答卷写满“稳稳的幸福”

来源: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7日电 (彭紫薇)

    幸福是什么?每个绵阳人的答案不尽相同:是在家门口就业,是老了有人照顾,是孩子能上好学校,是衣食住行样样到位……

  “就业改变了我的生活。”梁丽蓉是绵阳市涪城区石塘街道小浮桥社区居民,自2年前“乳腺癌”手术恢复后,找工作频频碰壁,但在绵阳市就业服务帮助下,她已经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专职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就业创业工作。“现在的生活我很幸福!从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女儿树立了榜样。”从失业人员到社区工作人员,从获得就业援助到帮助他人就业,梁丽蓉亲身体验到就业带来的幸福感。

  2023年,绵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完成51件省、市级民生实事项目。伴随着一件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掷地有声,越来越多的绵阳人从中找到相似的幸福答卷。

  真抓实干夯实“民生之本”

  不久前,一场由绵阳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举办的绵阳市2024年就业援助月暨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在绵阳城区王府井购物中心广场举行,吸引了众多毕业生驻足。“这次的招聘会让我看到了不少优质岗位,还提供了就业政策指导咨询服务,给我带来很大帮助。”西南科技大学大数据专业2019级毕业生吴雨涵扬了扬手中刚打印好的简历。

  一年来,绵阳市各部门千方百计稳就业,全力以赴惠民生,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及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高频次举办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等青年的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等密集开展,做到周周有招聘、时时有岗位;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招聘求职、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服务,推行“家门口”就业新模式;拓展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率先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联合调解中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得到积极保障;高水平承办“技能中国行2023-走进中国科技城”活动,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超过3.38万人次。

  兜底保障稳住“民生底线”

  “我们家光治病就花费了不少钱,还欠了不少,党和政府的各项帮扶举措,让我们一家又有了盼头。”日前,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郭牛村,漆大爷拉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谢磊感激地说。

  在漆大爷家里头,各种药瓶格外醒目。“多亏了驻村工作队的‘困难群众帮扶基金’,帮助我们筹集了治病的大部分资金,根据病情,一年下来有1000-5000元帮扶资金,减轻了不少压力。”漆大爷说。在政府帮助下,用于采摘、运送药材的山路也修建了起来,漆大爷一家再也不用担心收药材难的问题,这户困难家庭开始逐渐走出困境。

  谢磊介绍,驻村工作队通过困难群众帮扶基金、硬化道路等项目,多方筹集资金,及时帮助郭牛村困难群众渡过难关。今年还将继续探索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从“驻村”到“助”起村民幸福家园,这是绵阳切实兜牢兜好民生底线,为群众幸福“加码”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绵阳市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全,养老保险统筹稳妥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平稳有序运行,同时不断完善对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救助保障制度体系,上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调整幅度为历年来最大,将民生底线兜得更牢。

  补齐短板回应“民生期盼”

  家住绵阳市游仙区韩家脊社区开元南街小区的居民尹大爷,最近的心情格外好。就在两个月前,尹大爷居住了10多年的老旧小区完成了“手术”改造工作——墙面焕然一新,地面更加平整,绿化布置有序,马路“蜘蛛网”也不见了。

  “以前小区路面坑坑洼洼,不好走路,也没有躺椅这类基础设施,大家都有意见。”尹大爷说,现在小区环境变美了,老年人出门晒太阳更方便,大家的心气儿也更足。

  民生痛点,是人民群众的“盼望点”,类似这样“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带来的可喜变化,在绵阳并不鲜见——围绕居民所需,摆满防火服、头盔、防烟面罩、水枪水带等各种消防装备的微型消防站安全感十足;面对电动车、自行车随意摆放现象,设置了多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区域,让“飞线”不再“乱飞”;针对商业街区拥堵现象严重、居民意见较大问题,通过水幕电影、天青苑川剧、文创集市等元素,让“绵州记忆”特色商业街区重新“活”了起来……

  驻足回看2023年绵阳市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轨迹,一串串亮眼的数字记载着非凡“成绩”——

  义务教育阶段已建成学区64个,涵盖义务教育学校435所,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8所义务教育学校被评为首批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让群众优享服务;

  保证“12348”一线务工人员维权服务热线24小时响应,每天安排4名律师值守热线,接听务工人员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劳动争议等法律咨询,为一线务工人员维权服务覆盖率达100%,牢牢守住劳动者“钱袋子”;

  扎实推进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累计建成驿站400余个,成功推树全国“最美站点”4个、四川省“最美站点”14个,当好更多户外劳动者的“娘家人”;

  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活动,完成建设任务村数110个,完成任务户数27712户(占年度任务104.7%),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创新开展“一村一月一义诊”行动,每月组织义诊队伍到各村开展义诊服务活动12784次,累计服务510814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一件件实事、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绵阳市委、市政府用实际行动书写为民情怀,用实际效果检验民生实事成果的一次次生动实践,也用实际举措将百姓的“民生愿景”一步步转化为“幸福实景”。(完)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