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我市在全省基础教育和教师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发布日期:2024-03-18 14:42文章来源: 目标绩效办(民生办)
字体:【    】 打印


 

3月13日,2024年全省基础教育和教师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古奇以“深改革、优配置、激活力,加快推进绵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为题代表我市作经验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强教必先强师”的工作理念,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坚持以推进落实“县管校聘”、创新实施“双优工程”,探索实行“能上能下”,量化实化教师评价等举措,激发教师队伍编制岗位、交流轮岗、育人和发展“四大”活力,着力破解教师补充调整不及时、区域内流动不顺、资源配置不优、评价不实等问题,积极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努力形成优秀人才积极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一、全面落实“县管校聘”,激发教师队伍管理活力

针对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不优的问题,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职工“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由编制、人社部门负责编制及岗位总量管理,教育部门在总量范围内统筹使用,市教体局建立编制市级周转池,统筹管理全市中小学编制年度使用计划,允许超编县市区采用“退三补一”的方式补充教师,同时,明确区域内教师流动由教育部门负责,确保教师补充调整及时,队伍结构合理。进一步盘活了教师编制岗位存量,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

二、深入实施“双优”工程,激发城乡教师交流活力

针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创新实施优秀教师轮岗、优秀校长培育“双优工程”,坚持以优化师资配置为目标,以帮扶薄弱区域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将教师交流轮岗比例提高到15%,把在2所及以上学校工作经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申报高级及以上教师职称的必备条件,所有交流轮岗教师必须按规定办理人事关系,确保交流轮岗工作落地见效。实施城镇学校、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校级领导双向培养、双向交流制度,进一步解决城乡、校际、区域之间师资力量不均衡,教育整体发展不均衡的问题。2023年,交流轮岗教师1318名,占应轮岗交流教师总数的19.2%,“双向交流”校长114人,新培育校长124人。

三、探索实行能上能下,激发高级教师教书育人活力

针对部分高级教师特别是农村高级教师“天花板”效应问题,出台了《绵阳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办法(试行)》,在三年的岗位聘用期内,在工作量、教研成果、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引领示范、师德师风等方面,分别对一级教师提出了7项、高级教师9项量化要求,未达到相应要求的,将降低一个岗位等级。这项举措打破了以往论资排辈、一评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对部分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激情减退的中高级教师起到了排毒治病、提神醒脑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高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为基层学校管理献策支招。

四、量化完善教师评价,激发教师队伍发展活力

针对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问题,修订完善《绵阳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和《绵阳市正高级教师推荐量化评分细则》,不将学历、资历、科研作为主要依据,重点评价师德师风、学生工作、教育教学业绩,完善学生工作评价、学科评价、教学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用于职称评聘,突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家校联系、家访、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纳入职称评审要求。正高级教师推荐继续实行量化评分,2023年首次组织对推荐对象的影响力、公认度、引领示范、教书育人业绩、师德师风进行考察,确保推荐人选质量。同时,长期坚持教师科研成果打假,坚决杜绝请人搞教研、花钱写文章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目前,我市基本建立了科学、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了教师队伍发展活力。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激发教师队伍发展活力,加快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全市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建设教育强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贡献绵阳力量。

(供稿单位:市教体局)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