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说民生

绵阳民生新视点:出入平安 从身边的路与山治起

发布日期:2014-01-06 00:00
字体:【    】 打印

随着绵阳城镇化进程加快,一系列问题开始涌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交通拥堵和城市内涝。而汶川特大地震后,作为地震重灾区的绵阳地质灾害隐患点增多,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这些,既是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民生建设的难点。


面对日益拥堵的交通现状,绵阳打出 “组合拳”——打通交通大动脉,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全力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针对地震后地质灾害隐患点增多的情况,绵阳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体系,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城市“动脉”就这样畅通

   近年来,绵阳城区汽车保有量激增。受城市规划和地理条件限制,在城市中心商圈和各辖区组团之间的跨江、跨界区域,交通拥堵加剧,群众对缓堵的呼声高涨。如何更好地回应群众的呼声?

   2010年10月,绵阳二环路开工建设。这条道路不仅将绵阳东南西北串了起来,实现过境车辆绕行城区,极大缓解绵阳城区的交通拥堵,还将有机串联绵阳各产业园区和城市组团,提升绵阳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城市功能。目前,二环路已实现了部分路段通车。

   绵阳三江环绕,虽有生态环境之美,却也增加了交通的难度。城区过江河交通和部分区域道路通行不畅,形成“肠梗阻”,卡着绵阳交通的脖子。2013年,这一情况正在加速改变。

   2013年8月,投资6900万元的飞云大道修葺一新;9月,绵阳双碑立交桥通车,桥面由原来的4车道变成了8车道,打通了主城区通往城西方向的交通瓶颈,优化和改善绵阳城区交通结构;9月30日,东原大桥正式竣工通车,与上游的涪江二桥、小岛大桥以及下游的东方红大桥、涪江三桥形成互补。

   绵阳不仅打通大动脉,还着力打通“毛细血管”,对城区一些道路进行了综合提升改造,新建了一批过街人行天桥。

   此外,绵阳还未雨绸缪,启动了董家沟片区、绵山路与绵中下穿隧道交界处、双碑立交桥下穿通道和元通路等处一批防洪排涝工程,并力争在2014年汛期前建成投入使用,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一条条民生举措让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幸福感不断提升。

乘公交的人越来越多了

   2013年5月1日至9月30日夏季期间,绵阳城区所有空调公交车取消执行2元票价,统一执行1元票价。而此前,绵阳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更新公交车528辆。

   如何让公交车跑得更快?绵阳首次启用了2条公交专用道,使公交车提速了30%。市民对此拍手称快,公交日流量达70万人次以上。目前,绵阳正在研究延伸和增加公交专用道。

   为让更多“有车一族”改乘公交,绵阳计划于2014年上半年开通定制公交,目前正在进行客源调查。此外,从2013年11月起,绵阳还在城区范围内开展了一个月的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目前咨询服务机构已推荐轨道交通初步线路方案。绵阳的努力不止这些。为缓解交通压力,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绵阳还在城区繁华商圈及交通节点处投放了近1000辆公共自行车。投运1年,公共自行车使用达200万余车次。目前,绵阳公交公司正在实施公共自行车二期工程,增设网点和自行车,并完善管理和相关配套设施。

   与此同时,绵阳投入3000万元,在沿涪江、安昌河布局修建两条绿道,人行道、自行车道、坐椅、健身器材、移动公厕等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特色。如今,漫步绿道已成为许多绵阳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完善硬件的同时,交警部门不断优化城区的交通组织形式,增设、优化信号灯配时,在主要交通节点路口实行禁左,减少路口车辆横向扰流。通过一系列优化调整措施,改善了城区拥堵状况,这些路口通行量较原来提高20%左右,早晚高峰时段缩短近30分钟。

撑起防范地质灾害“安全网”

   绵阳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地形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地质环境急剧恶化,目前全市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022处。2013年,受芦山地震及夏季持续强降雨影响,绵阳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2089处。

   面对严峻的地灾形势,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绵阳各县市区政府作为当地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主体,一把手负总责,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健全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制机制,明确职责和任务。

   绵阳编制并实施县级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在汛期,有专人“盯”牢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学校、居民安置点、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工地、工棚等重点监测对象。

   按照“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有效避险”的要求,绵阳将地质灾害防治业务的重心前移,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健全“县、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通过“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很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各地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做到进村、入户、到人,提高了群众识灾、防灾、减灾意识。各地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固定监测哨,依托村、组、户建立排查台账,并对排查结果负责。

   在汛期来临前,所有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都会收到“防灾明白卡”和“避灾明白卡”。绵阳还在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制定了应急预案,落实了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并建成了一批地质灾害避让场所。在汛期,4022基层监测人员紧盯住402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而经常性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增强了群众自测、自报、自防和自救互救等防御能力,通过汛期主动避让、预防避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四川日报记者 邹俊川)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