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说民生

绵阳:从文化大市迈向文化强市

发布日期:2014-12-23 14:23
字体:【    】 打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发展的软实力。近年来,我市文化事业不断固本培元、蓄势创新,形成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良好生态环境,走出了一条“事业与产业同频共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从文化大市迈向文化强市。

文化建设全新定位 体制改革趟过“深水区”

随着新年的临近,我市改制后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绵阳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演职人员忙碌不停,除承担部分惠民演出外,公司承接的大型商业演出不断。

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院团改革的成功案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1年12月,市委作出了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的决定;2013年1月,市委确立了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发展定位,指明了绵阳文化建设的方向、任务和路径。2014年8月,市政府审定了《绵阳文化发展规划(2013-2020)》,勾画了“十三五”时期绵阳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领下,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2011年,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在省内率先挂牌履职;2012年,完成了市、县两级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职能整合和机构合并,实现了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在全省首批完成了国有文艺院团和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优化整合市艺术剧院、市艺术中心和绵阳禹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资源,成立了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三网融合”为契机,创新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推动绵阳广播电视台加快转型升级,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初步构建了现代广播影视传播体系。同时,还指导成立了绵阳市文化产业促进会等行业协会,搭建了文化企业合作共赢的宽广平台。

文化事业提档升级 公共文化惠及城乡

在游仙区新桥镇桐籽村,每到农闲,村民们便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村文化活动室,读书、看报、下棋、跳舞……类似的文化活动早已成为我市城乡群众的习惯。

近年来,我市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成了277个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121个标准化乡镇电影院,3269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347个农家书屋、429个职工书屋、521个社区书屋,基本实现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人人看”。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提升到99.2%,打造了“城市10分钟、乡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建成的9个博物馆、9个文化馆、9个图书馆、27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常年免费开放,送文化下乡、农村(社区)公益电影放映、群众文艺培训、非遗文化传承等公益文化活动影响深远,形成了“全市覆盖、全年开展、全员参与、全民活动”的文化惠民新格局;积极拓展群众文化活动领域“幸福中国梦·社区大舞台”、“美丽新农村·乡村大舞台”等百余个常年开展的大型群众文化项目,建构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亮点、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新常态。特别是从12月15日启动的“绵州大舞台·惠民演出季”,更是以10元、20元的低票价吸引了众多的老百姓到绵州大剧院欣赏高雅艺术,受到了群众欢迎。

精心创作文艺精品。大型舞蹈诗剧《大北川》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9项大奖,电影《兰辉》等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大年三十》、《两个人的车站》等一批具有鲜明本土风格的精品力作分别荣获“群星奖”、“山花奖”、“金鹰奖”。

今年,我市还成功承办了第四届中国诗歌节。70余项系列主题活动,近100万人次参与,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创新和超越,成就了一场“诗歌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有力提升了绵阳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文化影响力;紧随其后的“绵州大舞台”惠民演出季,以文化惠民与文化消费融合发展的方式,大力扶持本土文艺团队,促使群众广泛参与。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支柱性产业渐具规模

家住三台的市民看电影可到中环影城三台店,家住游仙的市民可到中环电影城科技馆店,家住涪城的市民可选择万达影城、绵阳电影院、中环电影院涪城店等。在绵阳,电影业蓬勃发展,今年1-10月,绵阳城市影院票房收入超过8500万元,首次进入全国城市影院排行榜50强……这只是绵阳文化产业聚集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探索出“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突出重点、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等七条路径,大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带动、企业带动、顶尖人才带动、中心区域带动、科技带动”等六大战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作用,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

同时,我市设立了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了绵阳市文化产业项目库,建成了一批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成功申报了第二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一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长虹、九洲等文化制造龙头企业加快延伸产业链,以金家林软件产业园、石马包装印刷产业园、万生126文化创意园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效初显;广电网络、城市影院、文化旅游、文艺演出、艺术品展销等重点产业门类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绵阳广电网络实现创收2.36亿元,居全省各市州前列;武道数码、亿趣科技、小雅书屋等一大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和小微文化企业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594个,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全市文化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多年稳居全省第二,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超过15%,预计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实现77亿元,占全市GDP可达到4.9%左右,已接近支柱性产业量化指标。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不断完善。我市深入挖掘、系统梳理优秀文化资源,建立了数据库,重点打造了以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带,以羌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带,以地震重建区为代表的感恩文化带,以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邓稼先故居为代表的科技文化带,形成了绵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四大品牌”;启动实施了“重大文物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跃进路工业遗址保护”等四大重点工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绵州大讲坛、全民阅读、我们的节日”等四大特色活动,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凝聚共同理想信念、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形成良好道德规范”的优秀文化传承道路。 (张兴明 绵阳日报记者 彭雪)

浏览次数: